仲裁的基本制度有哪些

法律援助

        仲裁的基本制度有哪些
        1、或裁或审制度
        该制度体现了对当事人选择争议解决途径的权利的尊重,其含义是:
        ①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的,排除了法院对争议的管辖权,只能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,而不能向法院起诉。
        ② 当事人签订的仲裁协议虽然排除了法院对争议的管辖权,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法院对受理的已有仲裁协议的争议拥有管辖权,这些情况是:
        A、仲裁协议无效或失效的;
        B、一方当事人起诉后,另一方当事人应诉,进行了实质性答辩,并未就管辖权问题提出异议的,可视为放弃了原有的仲裁协议,法院可对案件继续审理。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2、 一裁终局制度
        其基本含义是,裁决作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,即使当事人对裁决不服,也不能再就同一争议向法院起诉,同时也不能再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复议。当事人对裁决应当自动履行,否则对方当事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。但是,当当事人认为仲裁裁决确有错误,即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情形时,可依法向法院申请审查核实,予以裁定撤销。这是对一裁终局制度的一项补救措施。
        以上知识就是法律网小编对“仲裁的基本制度有哪些”这个问题进行的解答,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,欢迎到法律网进行法律咨询。
        引用法条:
        [1]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》第五条
        [2]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》第九条
        
相关文章!